用干贝,做出“豆腐的形色”; 让澳洲鳟鲑,有“豆腐般的口感”。台北〈兰餐厅〉(Orchid Restaurant by Nobu Lee)配合时令季节的转变换上了全新的初夏菜单,主厨Nobu Lee李信男用菜肴证明“厨艺,可以改变食物的质地”、“更可以改变食材在大脑中既定的与口感印象”,让食客在色、香、味、形之外,透过咀嚼,领略潜藏在Fine Food中的更多食趣。
不必透过说菜员的“提醒”,或是大厨的“自白”,资深的食饕品尝〈兰〉餐厅本周开始推出的初夏菜单将发现几个特色:
1.菜单整体设计,起承转合、写意流畅,层次分明。
2. 菜肴的形色,透过主、副食材搭配运用、穿插互补,以“绿与白”建构出一系统,且一致性完整体现。
3.菜肴不仅好吃、也好看,且“好不一样”。
4.融汇东西方风味元素的复合混搭,精心“置入”菜肴中。
5.菜肴的呈盘纯净、清新,味道却香浓、馥郁。
是的,台北〈兰〉餐厅初夏菜单愈来愈Fine了,而这种Fine,是一种“不说自明的美好”。
关于Fine Dining与Fine Food的讨论已太多,多到任何人都可以从各家之言找出“共识”,举凡:与情感或回忆链接、全面的感官脏验、食材零浪漫、体现在地风土、从产地到餐桌、减少食物里程,以及翻转、玩味…等,都是最常被用来形容Fine Dining或Fine Food的字眼。而当每个餐厅或大厨都将这些形容词视为元素,开设餐厅或铺陈菜单时,市场就趋向公式化.制式化,当“大家都一样”时,也就流于世俗化、甚至“无差异化”了。
我觉得,传递Fine Dining体验或创作Fine Food,“诚恳”很重要。大厨是不是真正发自内心,打从心里想著“用好食材做出好味道”,并借由自己对食材、酱料的理解,以及练就的厨艺,摆脱市场“有志一同”、“大家一起来”的框架制约,走自己的路,诠释、演绎、创作菜肴,才能带给食客更多“非典”体验。
Nobu就是一位予人诚恳印象的大厨,曾为新西兰〈Clooney〉餐厅在“Cuisine Good Food Awards”中得到“三顶高帽”最高荣耀的他,没有志得意满的骄气,也没有狂狷的傲气。回台发展迄今,他始终努力,也始终谦虚,不仅让他在同业间得到了好友谊,他担任主厨的〈兰〉餐厅生意也蒸蒸日上。而〈兰〉餐厅每次更换菜单、推出新菜,食家饕客也总吃出“新艺”,发现Nobu在烹调料理上更多的才华。
〈兰〉餐厅的初夏菜单,食饕将可进一步发现Nobu料理海鲜的“创艺”。
鲍鱼,有特殊口感,却也是很难“入味”的食材。Nobu本季烹制的〈九孔鲍.牛奶蛤.栉瓜〉则以多元调味为九孔鲍赋味。咸香的风干猪颊肉,风味浓郁,质地细致,含脂量高,作菜加了它可丰富层次,最常见于意大利面与炖肉中,也可搭配沙拉或炭烤蔬菜,还有人切片佐面包。Nobu则是取之与墨西哥青辣椒搭配,衬在用土佐醋和昆布油提味的清蒸九孔鲍和牛奶蛤盘底,使菜肴风味更富层次。
“好吃”,不只是指“味道好”,也可以解释为“口感好”或“容易吃”。花枝就是一个必须透过料理与刀工使之“好吃”的食材。日料职人在处理花枝时必施刀工“刻花”或“切纹”,刀纹越细、越密,花枝在烹调时受热面积越大,可缩短加热时间,并保持脆口。
Nobu演绎的〈花枝.皇帝豆.甜豆仁〉,是将花枝厚切成四四方方的“块”状,上层再切出浅纹,然后与黃油、柠檬汁一起烩煮,使其柔软并仍带有弹牙口感。呈盘时搭配皇帝豆、甜豆仁,并以莳萝油提味,形色味与口感皆很清新。
绿白相映的菜肴还有〈小鳞犬牙南极鱼〉,Nobu用风干和新鲜的圣女番茄熬制的清汤,以及爽脆咸鲜的海芦笋与腌渍的梅干及姜末,为油脂丰富、口感柔嫩的南极鱼提味,也是独特的赋味手法。
让鳟鲑产生“豆腐般口感”,展现Nobu对食材特性的理解,以及“因材施技”的天份。他将澳洲鳟鲑以盐、糖腌渍后,低温蒸1.5小时后再冰镇6小时,鱼肉经多道工序后质地转化呈现豆腐般软嫩口感,搭配水田芥酱汁和滑口秋葵丁碎与酥炸水芹菜提味,除提升口感风味,“绿油油”酱汁亦予人消凉感。
“干贝豆腐”是Nobu改变海鲜状态的手法,他将接近零度的干贝、鲜黃油和蛋白打成慕斯,再以低温慢蒸使之凝结成豆腐状,口感滑嫩,搭配以昆布、瑶柱和干香菇滚煮的高汤再以鲑鱼卵点缀,是一道“和风”洋溢的海鲜美肴。
(工商 )
本文由:yobo体育官网(中国) 提供
关键字: yobo体育官网(中国)-yobo体育官网下载app首页
上一篇:民进党批江启臣神隐 国民党驳“台中盖核四”就是绿营带头造谣 - 政治 - 中时 下一篇:日本前陆将:台湾有事是一种混合战 早已开战 - 国际 - 中央社